在北京,火车站附近打短途出租车难的问题有望得到缓解。据北京晚报报道,今年暑期到来前,北京多个火车站地区开始试行出租车“盘短”措施。火车站内的出租车调度站通过设立出租车短途快速通道,让接完短途单返回的驾驶员“插队”,优先接下一单,避免发生短途拒载现象。
在出租车行业中,司机不愿意接短途单是普遍现象。据报道,2023年,北京北站地区执法大队承办12345和市民直接来电工单21件,其中出租车拒载11件,达到承办工单的52%;2024年,北站地区出租车拒载类承办工单占比依然超过五成。其他站区的短途拒载情况可见一斑。司机“挑活儿”原因并不复杂:不管接长途还是短途单,都得在火车站的调度站里排半天队。若是刚过“起步价”的活儿,挣这仨瓜俩枣,去掉成本说不定还要自己搭钱,任谁都郁闷。
话虽如此,可路程有长短,乘客的需求没有“长短”。拿北京北站来说,车站5公里内,有北京动物园、天文馆、紫竹院公园等景点,还有北大人民医院、积水潭医院、儿童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。到上述地点去的乘客多是老、弱、病、残、孕等群体。不管是来观光旅游还是看病就医,都可能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,出行很不方便,再加上有些人不会使用智能设备,更需要出租车的服务。的哥拒载,拒掉乘客的出行便利,拒出了乘客与司机的纠纷,也让出租行业形象受损。
一边是出租车司机对生计的考量,一边是乘客对短途出行的期待,矛盾何解?“盘短”不失为智慧之举。完成短途订单的司机返回时可以“插队”接单,省去了排队时间也就能提升接单频率。长途单短途单交叉着接,司机可能多挣钱,自然不会对短途单乘客“甩脸子”。据报道,有的站区推出“盘短”措施以来,短途拒载的投诉工单数量直线下降;有的站区通过流线设计,短途车辆接驳效率提升50%,日均发放派车单50张。“盘短”之举,通过巧妙调度,消弭了出租车司机和乘客的矛盾,既盘活了出租车资源、提升了司机拉短途单的积极性,也为乘客的短途出行加速。
“盘短”虽好,也要避免可能出现的“岔路”。据报道,外地有些出租车司机会一起“合作”,将一单手动拆分为两单,先由在机场的出租车将乘客送到短途范围内,再让乘客换到另一辆出租车上,第一辆车则在规定时间内返回机场,用获得的短途票免去重新排队。此类钻空子的行为,不仅会影响乘客的乘车体验、破坏出租车市场的公平性,也有违“盘短”的初衷。
当前正处于暑期用车高峰期,“盘短”之举有助于缓解用车压力,让出租车与乘客一起驶向“双赢”快车道。
更多热点速报、权威资讯、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
记者:张悦
富牛网配资-靠谱配资平台-吉林炒股配资平台-配资头条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